为深入贯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精神,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强化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切实落实《上海市科技成果转化行动方案》,上海市团校携手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东部中心),于2025年3月15日至17日成功举办青年技术经理人培训班。
上海市团校作为青年人才培育的主阵地,与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东部中心)强强联合,依托上海青少年创新学院下辖的 17 家分院资源网络,广泛招募学员。此次培训班吸引了来自人工智能、新材料、具身智能等先导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的全市40余名青年技术经理人代表的踊跃参与。
开班仪式由上海市团校(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青年创新创业培训部部长杨敏主持,上海市团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朱红,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总裁室成员、上海全国高校技术市场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旭晨出席。
本次培训班共计3天时间,推出了面向青年技术经理人的“定制课程”,多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
上海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石谦率先开讲,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为切入点,系统阐释新时代科技发展战略。随后,石谦副主席结合《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加快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专题报告,为学员搭建起全面且深入的科技创新政策认知框架,助力学员从宏观层面把握科技发展方向。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成果转化与孵化器建设处副处长梁冰,聚焦《上海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与趋势》进行深度解析。她从制度创新视角出发,详细梳理成果转化 “上海方案” 的具体实施路径,让学员清晰了解本地政策的导向与实操要点,为后续开展技术转化工作提供有力政策支撑。
在实务操作关键环节,上海市高校科技发展中心总工程师刘群彦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校企合作项目实务》为主题,深入解读高校技术作价入股、知识产权运营等核心问题。他的讲解紧密结合实际案例,为学员在处理校企合作相关事务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指南。
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东部中心)执行主任杨文硕带来《上海科技创业技术产业化全程运营与实操》课程,通过全景式呈现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全链条操作要点,让学员对技术产业化流程有了全面且直观的认识,助力学员在实际工作中精准把控各个环节。
上海市人大代表、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总裁谢吉华在《技术转移生态与功能型平台服务创新》课程中,对长三角技术交易市场协同发展新模式展开了着重剖析。他指出,长三角地区凭借丰富的科研资源、雄厚的产业基础以及活跃的创新氛围,已然成为国内技术交易市场的核心区域。然而,当前区域内技术交易市场仍面临着信息不对称、交易规则不统一、跨区域合作障碍等诸多挑战。为有效破局,提出构建一体化技术交易平台的关键路径,涵盖建立统一的技术交易信息发布与共享机制,打破地域壁垒,促进技术供需双方精准对接;制定标准化的交易规则与流程,保障交易的公平性、透明度与安全性;搭建跨区域的技术转移服务网络,整合各地的技术转移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等资源,形成协同创新合力。
华东理工大学徐殿胜教授的《技术要素优化配置与技术需求对接实务》课程颇具创新性,引入技术成熟度评估模型和需求画像工具,为学员在技术要素配置和需求对接方面提供了全新的方法与思路,提升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吴寿仁通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案例解析》,深度拆解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经典转化案例,提炼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范式。他的课程让学员从实际案例中汲取经验,加深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理解与把握。
共青团上海市委副书记、上海市团校(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党委书记、校长王江出席结业式,并为参训学员颁发证书。他就技术成果转化这一时代命题,与参加培训的青年技术经理人分享了三点想法:一是要做科技创新的“摆渡人”,在科学家与企业家之间架起信任的桥梁;二是要做产业痛点和技术创新的“接线员”,担负起科技强国的历史使命;三是要做终身学习的“践行者”,勇做专业化复合型技术经理人。他期望青年学员多多参与青年技术经理人的定义和培训体系的探索,共同为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出谋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