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视创业者,“不能创新,宁可退休”

12  晨报记者 查 睿

“对不起,我迟到了。”下午3点半,杨浦创业中心(以下简称“杨创”)总经理谢吉华匆忙走进会议室,比原定时间晚了半小时,“昨晚连夜飞北京,在北京跟创业园区一个国外项目洽谈,在餐厅里从早上7点谈到9点,又赶紧飞回上海,跟科委领导汇报情况,紧接着又赶过来。”

记者面前的谢吉华虽然有些疲惫,但一谈起创业就神采奕奕,面对朋友的劝慰:“你在国企,挣的钱又不是自己的,那么拼干嘛?”他的回答很坦然:“我就喜欢和创业者在一起。如果不能创新,我宁可退休。”

取消事业编 打造服务链

“杨创”成立于1997年,最初希望依托复旦等高校的创新优势,培育创业企业,但当年作为一家传统事业单位,仅靠着6000平方米糖果厂旧厂房的租金勉强度日。2000年,杨浦区政府想大力打造“杨创”,请来了时任上海科投子公司老总谢吉华主持改革。

“不断创新是‘杨创’成功的不二法宝。”2001年,谢吉华担任“杨创”总经理,在他的提议下,孵化基地进行了第一次体制机制改革,即探索孵化基地所有权和管理权相分离的运作模式,组建了上海高科技企业杨浦孵化基地有限公司,引进市场化和企业化的运作机制,基地公司拥有所有权,负责基地硬件建设,原杨浦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行使管理权,属于非盈利事业单位,这是一条有别于当时传统的孵化器建设模式的新路。

“第一次改革之后,基地已经成为规模最大的创业中心,但‘杨创’没有止步于此,4年后进行了第二次体制创新,将原有两家单位重组为杨浦科技创业中心有限公司,取消了原有创业中心的事业单位编制,从总经理到员工全部实行劳动合同制。”谢吉华说。2008年,谢吉华又推动实施集团化战略,并打造孵化器前段的创业苗圃和后端的加速器服务链条。去年11月,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正式落户杨浦湾谷。

“我不会在总经理位子上一直坐下去,我常问自己还能创新吗,不能创新,我宁可退休。”谢吉华说,他将“杨创”定义为公益型企业,之所以是公益,为了不忘扶持创业的初心,但更要定义为企业,公益不能靠政府,只有通过自身创新,增强自身利润谋求发展,才能更好地做公益事业。

在谢吉华主政近15年来,“杨创”由6000平方米发展至如今百万平方米园区,资产总值由4500万元增长至近30亿元,成为上海规模最大、服务最完善的科技企业孵化器。

既是孵化器 更是“娘家”

“谢总其实算是我师傅,在他指导下,我一步步创业至今天。”自称徒弟的孙洪涛如今已是一家上市公司老总,但10年前他只是一名初出茅庐的毕业生。“当时我就想创业,也没太多想法,2005年从复旦毕业后,正逢第一批上海市大学生创业基金申请,立马拉上研究生室友,准备申请最高额30万元,谢总正是当时4个答辩评委之一。我就是那时候跟谢总结缘的。”彼时的孙洪涛刚毕业,胆子很大,但创业规划并不清晰,“做过贸易、开发、工程、汽配、施工,甚至是台布,什么赚钱就做什么,那时候觉得自己是硕士毕业,创业混不下去了,大不了就找个工作。”

但谢吉华不这么想,作为孙洪涛的创业导师,他帮助孙洪涛的公司规划战略和方向,为公司牵线整合资源,并会诊创业瓶颈,现如今孙洪涛所创办的上海复展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聚焦于电子产品,已在去年挂牌新三板。

这只是谢吉华创新的“联络员+辅导员+创业导师”服务体系的一部分,创业者的个人问题也是“杨创”的关注点。孙洪涛在创业过程中,遭遇过女朋友的不理解和创业团队的意见分歧,他都找谢吉华帮忙,“我觉得‘杨创’不仅仅是创业孵化器,在这里我更找到了归属感,它是创业者的‘娘家’。”

作为谢吉华曾经的秘书,屈林目睹了“杨创”十几年来的发展,“谢总能叫得出‘杨创’百余名员工的名字,手机里有所有人及其家属的电话号码,甚至是身份证号码,每逢员工生日,他都会发短信祝贺。”

心系“杨创”的创业者和员工,谢吉华几乎奉献了睡觉外所有时间,“我三分之二时间都在外面跑,我女儿都说我待在家里时间太少。”但他并不后悔,他在2006年提出“仰视创业者”的口号,强调和创业者做朋友,孵化器不是施予者,而是服务者,“我就喜欢和创业者待在一起,他们创造社会价值、贡献税收和就业岗位,承担社会责任,引领创新,创业者身上都是正能量。

zh_CNCN
滚动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