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专利布局 抢占国际技术转移制高点

通过国际技术转移带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正当其时。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来临,专利技术已然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本,不仅成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更是国家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而通过国际技术转移,一方面可促进国内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可以拓展企业在海外知识产权的布局渠道。

        双创时代技术与知识产权深度结合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正蓄势待发,中国的企业不断通过科技创新技术加速在全球布局。而科技与知识产权的深度结合,将有利于初创企业提前做好专利布局,建立竞争壁垒;将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知识产权业务包括创造、管理、保护和运用,尤其是在创造、保护和运用这三方面,与科技创新息息相关。

其中,科技与创造结合,主要通过挖掘和分析专利竞争情报来引导技术研发方向和激发科研创新思维;而通过保护与科技结合,令技术得以法律的保护,让更多科创企业更有动力去创新;对于科技与运用结合,聂智是这样解释:“我们拥有知识产权、科学技术就等于拥有无形的资产,资产如果不盘活,那么就不会产生利润,也就无法让我们对创新和科技的投入形成一个闭环,从而实现资产的滚动。“

针对初创企业往往出现融资难、融资贵的痛点,他指出,初创企业在申请融资时,知识产权往往成为初创企业融资门槛之一。

在5年前,企业是否拥有知识产权并不被投资人所关注。但自2015年始,投资人开始关注所投企业是否拥有专利,进而会关注企业是否拥有发明专利;到了2016年,投资人越来越关注具有优质知识产权的初创企业,因为他们把优质知识产权和技术壁垒划上等号。

广州市智荟园创新促进中心主任赵永辉补充指出,知识产权作为一项商业工具,可帮助区域经济、全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发展。

他以中山灯饰产业为例,当地企业通过知识产权快速授权、快速保护、维权和协调,同时通过拟合行政和司法的双轨制保障,令企业享受知识产权带来的回报。

他说,以往一款灯饰生产出来后,企业担心被侵权,而不愿意摆出来,如今的灯饰企业,愿意10天生产一款灯饰,并申请专利保护,让专利和灯饰一起去面世。这样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促进了创新的良性循环,令大家敢于将新的利润投入到创新设计中。

对于初创企业如何保护自身的创意创新。聂智建议应量入为出。“以互联网公司为例,第一步是建立自身的品牌形象,就是公司的商标,包括公司名称、主流产品和服务等;第二步是拥有核心的商业模式所依附的技术工具,这种技术可以是滴滴打车中的车辆调度技术和定位导航技术,也可以是摩拜单车所用的智能锁技术等,这些技术工具都需要企业及早布局。”

此外,赵永辉特别提醒,初创企业专利布局时应首先注意技术的应用场景。他以霍尼韦尔公司生产的扫描仪中的自动对焦技术为例,指该公司在申请专利时不仅申请该技术在扫描仪中的应用,还申请将该技术的应用情景拓展至照相机的自动对焦中。

       “可见,知识产权不仅仅可以保护自有的专利,而是将专利布局全部覆盖在这个专利能运用到的所有应用场景中,即抢占技术领域的更多的地盘。”另外,他认为企业也要注重商标、专利和版权的策略。

他指出,富有美感的工艺品可以用外观设计专利和版权双重保护,“例如,有些灯饰的外观既可以申请外观设计专利,也可以申请版权登记,由于版权保护比较长,对于价值比较高的工艺品,可实现‘双重保护’。”

聚思睿管理咨询张涵指,对于初创企业而言,大部分的创业者都出自企业的“打工仔”。因此,创业者特别需要注意一点——商业秘密和职务发明专利的权属纠纷风险的控制。

“根据国家专利法规定,创业者在离职一年内做相同的产品、技术的专利属于职务发明。我们曾遇到一个案例,因为职务发明的权属纠纷的缘故,差点影响企业的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s,首次公开募股)上市。”

此外,他还提出,企业尤其要注意商标、品牌的抢注潮。他介绍,在2016年,尤其是020电商平台迅速发展之际,他们发现初创型企业往往忽视商标申请和保护,“我们曾碰到一间来自香港的上市企业,与其相关的部分商标已被内地公司抢注。这家企业后来花了巨额的费用都无法弥补因商标被抢注而导致的损失。”

       日新月异聚焦国际技术转移新形势

近几年,各国企业正在从制造全球化朝着创新全球化转型,而中国企业亦在创新转型的浪潮中,与世界科技资源不断加深融合,通过技术贸易、技术服务、国际合作生产研发等多种方式,促进科学技术跨国、跨区域的转移应用,进一步实现产业资本、金融资本和知识资本的深度融合。

中国市场已逐步成为全球技术转移的新热土,据了解,目前的国际技术转移的模式从以技术贸易、工程承包等为主导,向以技术许可、合作研发等多种形式并存这个发展方向转变。

“中国的国际技术转移的新趋势主要和大环境息息相关,中国大部分企业都愿意‘走出去’,尤其是在欧洲、美国、日本、新加坡和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企业本身的研究基础较为薄弱,因此他们有国际技术转移的需求。”张涵说。

君泽君律师事务所颜俊有25年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从业经验,他主要从投资人的角度看目前国际技术转移的最新形势。他认为,现在单纯的技术转移越来越少,转为技术商业模式和业态的双重创新。

他继续说,技术不再单一地表现为专利,而是可以和商业秘密、流程标准等融合在一起。“在我看来,这样的技术更加有价值,它令技术在某种程度上具备产业化的条件。随着技术的转移,可能伴随着一个企业投资、并购,甚至是合资的行为。”

在采访中,多位受访者均表示,当前中国企业的国际科技转移面临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双重挑战。从外部挑战情况看,赵永辉认为国际技术转移中,往往缺乏双方、三方甚至多方的信任,包括海外企业和拥有技术发明的主体。“这是外国企业及其技术与中国企业打交道的第一重障碍。因此,如果有注册国际技术转移经理人担当桥梁,可增加彼此的信任基础。”

而聂智指,目前科技成果存在供需信息不对称和不透明。例如科研人员清楚技术所存在价值,却不了解市场行情;企业虽熟悉市场,却不了解技术的价值,造成转化、转移的效率低下。

内部挑战主要在于人才资源的缺失。国际技术转移作为一种高端服务业,涉及整个产业链条的方方面面,因此需要的是高层次、复合型的专业人才。

“由于在国际技术转移的过程中,所交易的技术其实是一个虚拟的事物,所以需要专业技术转移经理人的专业评估并帮助企业去取得技术后得以真正运用。”张涵表示。

多位受访者期望,通过ATTP(世界技术转移专业人员联盟)认证课程,把对国际技术转移有需求的人才和企业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线上、线下的交流圈,充分发挥国际技术转移人才的应有价值,促进科学技术成果快速、有效地转移、转化。

(来源:金卡工程)

zh_CNCN
滚动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