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科技创新信念,攀技术转移珠峰

提到珠穆朗玛峰,可能脑海中会跳出“宏伟”、“神圣”、“高不可攀”、“遥不可及”、“危险”、“崎岖”、“巍峨”这样的印象。这座神山每年都敞开他恢弘的胸怀迎接一批又一批企图征服它的人类。

4月18日,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杨浦科技创业中心,天矢投资控股联合登山队整装待发,作为技术转移行业领域、上海科技企业中唯一一支登山队,开启了他们为期36天的巅峰之路。

珠穆朗玛峰,峰高势伟,地理环境独特,峰顶的最低气温常年在零下34℃。山上一些地方常年积雪不化,冰川、冰坡、冰塔林到处可见。峰顶空气稀薄,空气的含氧量只有东部平原地区的四分之一,经常刮七八级大风。十二级大风也不少见。风吹积雪,四溅飞舞,弥漫天际。

珠峰地区及其附近高峰的气候复杂多变,即使在一天之内,也往往变化莫测,更不用说在一年四季之内的翻云覆雨。

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为世界最高峰。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尼泊尔边界上,它的北坡在中国青藏高原境内,南坡在尼泊尔境内,而顶峰位于中国境内。藏语中“珠穆”是女神的意思,“朗玛”是第三的意思。因为在珠穆朗玛峰的附近还有四座山峰,珠峰位居第三,所以称为珠穆朗玛峰。

有人问,你为什么热衷于登山,英国探险家马洛里给出了最经典的答案:因为山就在那里。

攀登珠峰的初衷和期许可能对于每一位登山队员都有不同的意义,有些想要征服,有些想要挑战自己,有些则想要被接纳和拥抱。但“山就在那里。我要去攀登。”是每一个登山者心里一种神圣的使命,是受到了内心的指引。

登山之于这些登上队员,正如技术创新之于东中心、杨创以及天矢控股,这些员工肩负的也是围绕科创中心建设的伟大使命与责任,不断开拓奋进,只为了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信念。

对于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杨浦科技创业中心,天矢投资控股联合登山队总顾问,名誉队长王铁男来说,他是希望用所能达到的高度和所能付出的狂热,来选择一种自己热爱的生活方式。

他带领的这支团队,要克服的不仅仅是雪山恶劣的气候环境,自身心态与身体素质的调节,在登山拉练中时刻会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从装备到饮食,从住宿到生存,更多的还是未知。

攀登珠穆朗玛,对于第一次登峰的队员们来说,就是一种未知的挑战,尽管他们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却依旧需要面对不可预测的艰难险境。正如东中心、杨创、天矢控股所矢志不移的做着技术转移以及科技创新的事业,从孵化器到技术转移,从服务产品模式、市场服务体系、技术交易要素市场、金融资本体系等多元化的建设,都是从0到1到10,每一个阶段,我们的团队始终奉行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的理念。

玫瑰有刺,爱者不绝;雪山严酷,勇者逐之。技术转移,科技创新的事业的道路也是一条充满崎岖与坎坷的路径,我们在不断的试错,我们想把个性化的那些创新要素规范化,形成标准化的一套市场服务体系,我们的目标服务的不仅仅是上海,更是全国,全球。具备强大内心,远见卓识的勇者们选择征服珠穆朗玛峰,正如我们东中心、杨创、天矢控股的团队成员们起步的立足点从一开始就是放眼全球,我们不仅仅想做的是资源集聚的枢纽站,更希望跨越地域、跨越国界,让科技创新与技术转移造福全人类。

If we conquer this mountain, then we conquer something in people’s souls.登山精神是一种人格与信念的内在升华,不登山的人也许不能够理解这股狂热。正如东中心、杨创、天矢控股所走的与众不同的科创之路,我们构建的技术交易体系、金融服务体系、市场服务体系的大生态环境,就是一种烙印,我们要把这种创新基因的烙印带给社会,带给世界,我们力图走向世界前沿,不断超越每个阶段最努力的自己。

如果说我们赋予登上最高峰的那些人以胜利者的名义,那么那些坚持理想勇于放弃,甚至是在中途长眠于雪山的那些登山者们,他们虽未登顶巅峰,但依旧值得令人肃然起敬,可歌可泣。王铁男他们从6500米的二号营地准备——登达7200米三号营地——到达7900米四号营地——登陆8500米平台——冲顶。这一段路上承载了他们一直以来的梦想,寄托了家人的担心与期冀,也是整个登山届为之瞩目的。不论他们最终站在了哪里,他们都已经获得了胜利。胜在精神,胜在信念。

作为科技工作者,何不都是在攀登心中的这座神圣的雪山呢?我们所奉献的、所努力的科技创新与技术转移事业,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不断践行我们的创新举措与探索的道路中,我们也曾失败,但每走一步,都是一步跨越,每经历一个阶段,都获得了新的蜕变与成长。

珠峰每年都有许多的登山者们,其中新的面孔,老的面孔。仰望雪山之巅,他们是多么的渺小,但是他们的灵魂之强大,让雪山记住了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从他们踏上属于他们自己的攀登之路开始,雪山为所有敢于踏上征服之路的人冠以勇者的称号。

我们科技工作者也同样如此。创新之路永无止步。我们追求的永远不是终点。沉迷的也不是巅峰之景。我们所探索的创新世界就像一个寰宇,不断尝试超越的过程,才是我们的常态。我们信奉,新的开始与征程,就在不远处。

 

下面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他们登陆珠峰的36天的精彩瞬间。

4月18日,

通往巅峰之路(徒步第一天)。准备出发。

4月23日,

通往巅峰之路(徒步第六天)。登山队员们经过5个小时到达珠峰大本营(海拔5345米)。

5月3日,

通往巅峰之路(第十七天)。通过5天的适应性拉练,跨过了坤布冰川,在6000来C1营住了一夜,在6550来C2营地住了三夜,拉练高度达6700米。

5月11日,

通往巅峰之路(第二十六天)。今日到达珠峰大本营。

5月15日,

通往巅峰之路(第二十九天)。出发前的最后培训。

5月16日,

通往巅峰之路(第三十天)。登达6500米的二号营地。

5月17日,

通往巅峰之路(第三十一天)。登达7200米三号营地。

5月18日,

通往巅峰之路(第三十二天)。到达7900米四号营地。

5月19日,

通往巅峰之路(第三十三天)。由于风太大,出发时间从晚上9点一直推到19日凌晨2点半。出发4个小时后接近8500米平台后,风速越来越大,达到了8级以上,最终决定下撤。

5月21日,

通往巅峰之路(第三十六天)。登山队的另一位成员准备从C4海拔7900米开始冲顶8848米珠穆朗玛峰。

照片集锦

习总书记曾经在世界经济论坛上发言说:

遇到了困难

不要埋怨自己

不要指责他人

不要放弃信心

不要逃避责任

而是要一起来战胜困难

历史是勇敢者创造的

让我们拿出信心

采取行动

携手

向着未来

前进!

在此由衷的向王铁男老师致敬,

作为一名登山者,他虽然已步入花甲之年,却依旧勇于拼搏,敢于追求自己20多年的梦想,坚持信念,永不言败。

作为一名丈夫,他懂得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他的家人,他的朋友的担忧、支持与信任使他懂得放弃亦是一种勇气,放弃并不代表失败,并不代表所有的坚持都转瞬成空。放弃也许正是走向成功的重要一步。

感谢他,让我们看到了执着,给我们这些科技工作者们带来了启发:无论结果,都要坚持初心,毫不动摇。

感谢他,让我们看到了无畏,让我们感受到即使前路艰辛,却每一步都力敌千钧。

他是我们心中的一柄标杆,顶天立地,他身上有着我们科技企业工作者所仰慕的领军者的气魄与风范,未来的道路上,我们将坚定步伐,昂首迈进新的里程碑。

相关链接:

众志成城铸造科创引擎,珠穆朗玛誓扬创新旌旗!

慕士塔格实现超越,科技创新再攀高峰——杨创及东部中心登山队队员登顶慕士塔格峰随感

科技创新展旌旗,攀山飞跃玉珠峰 ——杨创及东部中心登山队登顶玉珠峰随感

 

zh_CNCN
滚动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