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点破局:从“广撒网”到“精准狙击”的技术对接
今年4月,盐城某企业负责人在生产实践中发现,其便携式手持感应加热系统存在稳定性不足的问题,且产品功率单一,难以满足多样化市场需求。为突破技术瓶颈,企业向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盐城分中心提出技术优化需求,希望开发更高功率型号并提升产品稳定性。
不同于传统“广撒网”式的资源匹配,上海全国高校技术市场以专利分析检索为核心抓手,精准筛选适配技术资源。服务小组围绕“便携式感应加热”“电源稳定性”等关键词,依托千万级科技成果与专利数据库,从专利的新颖性、分析持有人画像,筛选产业化能力强的团队。通过专利引用与技术路线,锁定江苏科技大学徐教授课题组。

全链服务促落地,产学研协同破技术难题
为高效推动合作,上海全国高校技术市场发挥“桥梁 + 管家”双重角色,提供从需求细化到合同落地的全流程专业服务:
需求细化与方向校准:
组织线上交流会,将笼统需求拆分为“主电路优化”“抗干扰”“软件开发”等具体方向,明确技术指标。
实地考察与方案完善:
邀请徐教授团队赴企业基地,结合生产线空间优化设备结构,确保方案适配现有体系。
共识达成与合同保障:
协助双方确定研发方案、研发经费,规范技术开发合同。

“一库”筑基:
依托千万级科技成果与专利数据库,实现技术供需精准匹配,有效打破高校技术与企业需求的信息壁垒;
“一标准”护航:
建立涵盖技术创新性、产业化潜力、风险可控性等维度的评价标准,严格筛选优质资源,确保服务专业度;
“一流程”提效:
形成“需求诊断-专利检索-资源匹配-对接跟进-合同落地-后续服务”全链条闭环,为企业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作为链接高校创新资源与区域产业需求的核心枢纽,公司今年已推动多项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一方面挖掘高校专利技术的市场价值,助力科技成果转化;另一方面聚焦企业技术痛点,为区域产业升级注入创新动能。数据显示,本年度促成的14项合作中,80%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技术转化率同比提升35%。
来源:上海全国高校技术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