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环保科技园与先河环保签署合作协议 | 可凝结颗粒物(CPM)在线监测设备迈入市场化新阶段

4月21日下午,上海环保科技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环保科技园”)与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先河环保”)在上海国际绿色低碳概念验证中心举行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就 “可凝结颗粒物(CPM)在线监测设备”达成产业化合作。先河环保联合创始人、联席总裁陈荣强,副总裁刘水东,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李庆、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执行总裁邹叔君、环保科技园副总经理孙剑峰等参加签约仪式。

孙剑峰副总经理带领先河环保领导先后参观了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高质量创新馆和上海国际绿色低碳概念验证中心,深入了解东部中心搭建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生态以及概念验证中心项目情况。

座谈环节,邹叔君执行总裁以平台赋能者的视角,阐释中心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核心作用,概念验证中心已构建“专利设计-工艺设计-样机试制-市场调研-产品试销”全链条服务,筛掉实验室的“理想化假设”,筛出产业端的真实价值,通过跨区域资源整合,为实验室成果匹配应用场景与产业伙伴。

作为概念验证中心首批入驻项目的负责人之一,李庆教授重点介绍了CPM在线监测设备的研发历程。在概念验证中心的全链条支持下,一年时间内完成了从实验室样机到可量产产品的跨越。概念验证中心通过技术评估、样机设计、专利布局和市场对接等专业化服务,帮助团队突破了复杂工况适应性、质控等产业化瓶颈,最终形成符合市场需求的成熟产品。

团队通过远程连线展示了设备在鄂钢实际运行场景,动态数据采集与智能分析功能,引发热烈讨论。双方一致认为,可凝结颗粒物监测技术在电力、钢铁等“排放大户”环保治理中的核心价值。在超低排放改造政策驱动下,CPM监测将成为企业合规运营的‘刚需’,特别是在燃煤电厂烟气治理、钢铁烧结工序等场景中,实时数据将直接指导工艺优化。后续在质控、极端环境应用等方面进行改进。

陈荣强总裁表示在美丽中国建设的大背景下,各地空气质量改善的压力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都会比较大,尤其是在北方城市,需要不断挖掘大气污染的减排空间,可凝结颗粒物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向。先河环保在大数据和管理咨询业务领域拥有较多的技术创新和客户基础,通过双方合作能够更好地推动大气污染持续减排,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新力量。

在双方代表见证下,复旦环境系教授李庆与先河环保副总裁刘水东代表双方签署合作协议。根据规划,首批设备将于年内投产,同步启动全国多地区的示范应用。

从实验室的初代样机,到标准化设备,概念验证中心通过精准匹配产业链资源,让科研人员“敢创新”、企业“敢投入”。 随着可凝结颗粒物在线监测设备走向市场,概念验证中心未来还将在高价值专利培育、技术投融资与公司化运营等方向探索一条高校原始创新、概念验证赋能、龙头企业产业化的高效路径,为环境治理贡献上海智慧。

 

先河环保是生态环境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商,业务覆盖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分析与服务、治理修复三大领域,是国内环境监测行业率先上市的企业。

上海国际绿色低碳概念验证中心(环保科技园为法人主体)作为促进高校科技成果商业化的新型科创载体,聚焦科技服务成果转化和绿色低碳领域硬科技创业,打造协同高效的绿色低碳技术概念验证平台与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生态体系,助力高校端前沿技术成果实现高水平、高效率孵化培育与转化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