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技术走出去,助力科特迪瓦农业创新发展 | 一带一路跨国科技成果转化案例分享

可可生产与加工产业作为科特迪瓦的支柱产业,在整个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科特迪瓦的可可行业由约100万生产者组成,相关从业人口为70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28%。2019年,可可产业生产总值占科特迪瓦国内生产总值的15%,出口量比重超过50%。科特迪瓦的可可产量虽然是世界第一,然而可可加工技术的核心工艺一直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上,当地加工率仅为30%,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理论学习  突破思维束缚

陆华恒所在中国轻工业南宁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是中国轻工行业颇具海外工程总承包实力的企业,在食品、农产品、粮食加工行业有深厚的工程设计经验。其参与的科特迪瓦可可加工厂及可可豆仓库建设项目是“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和中非合作重点项目,需要在科特迪瓦经济首都阿比让西北部24公里的PK24工业园和圣佩德罗市区Agedi区工业园内各新建一个年加工能力5万吨的可可加工工厂,并分别配套一个14万吨和16万吨的可可豆原料仓储及配套设施。

技术转移专家陆华恒表示在项目落地的过程中,他们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以及在技术标准上的不一致,对于按照中国标准建厂建生产线存在一定的疑虑与担忧。于是他结合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中轻集团技术转移工作坊专项班”系统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想到,作为以应用技术为主的工程类公司,对于国外的先进技术不适宜直接拿来使用,而是要从理解技术本身出发,通过转化技术思路,从而找到新的技术创新点,最终形成合适的技术专利。

为了项目的顺利精选,陆华恒团队从最基本的工业原理开始向对方进行介绍,从细节上逐步推理,证明中国标准是可行的,通过长时间的努力最终双方找到了双赢的合作方案。

国产替代  打破国外垄断

可可豆的生产需经过投料、清理、脱壳、碱化、研磨、压榨、过滤、脱臭、调温固化及磨粉打包后最终得到制成品可可液、可可脂和可可粉,陆华恒团队的工作主要为可可豆原料预处理的前端方面加工技术的创新,陆华恒团队通过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对工艺技术进行学习积累,剖析关键技术和核心工艺,联系国内设备供应商,集成技术工艺包,逐步实现国产化的替代。科特迪瓦可可加工厂及可可豆仓库建设项目在可可豆在的前端原料预处理形成了国产化设备的全替代,打破了发达国家对可可加工原料资金和市场的垄断,是我国在可可加工行业的第一次突破。据了解,该技术路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在技术性能上延续了技术的先进性,并兼具操作简单、国产高性价比的优势。

2023年11月7日,占地6.7万平方米的仓库地面迎来了首件浇筑,加工车间于11月19日首吊完成,标志着车间内正式进入设备安装阶段。

作为“一带一路”和中非合作重点项目,科特迪瓦阿比让可可加工总承包项目的顺利实施是“一带一路”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重要体现,将有助于增加科特迪瓦收储可可豆的能力,减少可可豆价格波动对科特迪瓦可可种植业的不利影响,进一步提升科特迪瓦的可可加工率,增强当地的加工技术水平,促进农产品贸易和增值,推动科特迪瓦农业产业结构转型。

技术转移专家陆华恒的科特迪瓦可可加工技术落地项目成功案例,是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东部中心)开展技术转移人才赋能TEAM计划的阶段性成果之一。技术转移人才赋能TEAM计划通过交易促成Trigger、实践探索Explore、价值交付Achieve、行业专精Master培养复合专精型技术转移人才队伍,打造一支优秀且具有国际化视野、适应国际化发展的技术经理人队伍。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东部中心)将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持续赋能各学员,致力于把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中国产品高质量交付到“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促进协同创新发展。

zh_CNCN
滚动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