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成都在未来创新中的决心 —成都日报专访全国科技孵化十大领军人物谢吉华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客户端 记者 徐璨 编辑 王捷

谢总

在当今中国科技孵化领域,谢吉华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作为全国科技孵化十大领军人物之一,谢吉华以“仰视创业者”为座右铭,从事科技孵化长达20余年。现任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总裁、上海杨浦科技创业中心总经理的他,缔造了上海湾谷科技园,发起了中美企业创新中心,促成了上海张江波士顿企业园。在《成都日报》创刊60周年之际,谢吉华将再次来到这个在他看来“‘双创’极度活跃的城市”——成都,参加“创·新时代——双创生态建设与传媒推动力量”高峰论坛,并于日前于百忙之中拨冗接受了本报专访。

眼下,中国的孵化器发展已然全面开花,在进一步发展中,面对技术转移和科技孵化国际化命题,中国孵化器何去何从?用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这张创新牌,探索和突破的症结何在?面对“双创”的时代浪潮,传媒如何找准定位发声发力?……在短短半小时的专访中,谢吉华向我们分享了他的理解和看法。

聚焦:科技孵化国际化

明确国际化目的和方向           寻求合作引进先进技术

“面对新一轮的对外开放,企业‘走出去’战略也步入了新阶段,当此之时,我们孵化器的国际化必须想清楚两件事情,一是国际化的目的,二是国际化的方向。”看着中国的孵化器从无到有,从单方面学习借鉴海外经验到多维度在海外布局设点,一路走来,对于中国孵化器面对的新语境,谢吉华始终将目光聚焦在这两个关键问题:学习先进科技技术、引进优质人才项目,是国际化的目的;以中国的既有优势与海外拥有先进技术的企业展开合作,提高国内实体经济科技“含金量”,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是国际化的方向。

在谢吉华看来,面对技术创新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的明显差距,在国外做孵化器,引进海外优质孵化项目、创业团队,通过技术转移网络化布局和海外企业并购等方式去实现先进技术引进则成为了迫切的需求。

“不是你在家门口守着,人家的先进技术就会给你送过来。”提及现阶段孵化器国际化的努力方向,谢吉华认为,我们不是守株待兔,而是大有可为。“虽然我们的实体经济存在科技含量不高的‘短板’,但我们也有‘补齐’的渠道和方式,这就要基于中国本身的优势。”在谢吉华的分析中,充足的资本、巨大的市场、工业加工的基础,这些都是我们“走出去”,寻求合作的砝码,而我们合作瞄准的方向就是海外先进技术和拥有先进技术的企业,通过合作交流来实现我们实体经济迈向高端。

聚焦: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破冰”不是水到渠成            需多方建立机制久久为功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冰冻’已久,如果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那么‘破冰’之行,自然也非一日之功。”在谢吉华看来,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体制机制建设,目前,虽然包括上海、成都很多城市都已有大刀阔斧的“破冰”行动,但未来,仍然任重道远。对于摸索和突破的要诀,谢吉华梳理出了自己长期关注的几大症结点。

“首先是学校的责任问题,如何做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公开公平公正。”在谢吉华看来,虽然政府围绕高校科技成果处置权、收益分配权等问题出台了很多大力度支持转移转化的政策,但还缺少有序的机制环境和公开的平台将此落在实处,而这就需要一个过程。

同时,人们观念的固化也给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形成了无形的阻力,急需转变和革新观念。“特别是在分配过程中有太多现实问题,涉及到既要避免分配最后沦入吃‘大锅饭’的尴尬,又要考虑到基础科研和应用科研的均衡问题等等。”谢吉华认为,要打消这些顾虑,不仅仅需要政策,更要学校开展基于分配领域的改革。

再有,学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后续问题也是需要妥善解决的难点。“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学校科研成果往往是处于前期阶段,要真正实现技术的产业化,还需要团队进一步付出巨大的精力,这又势必与学校的科研教学产生冲突。”在谢吉华的思虑中,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刚刚“破冰”,还有许多要突破完善的关节点,而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破冰”不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需要不懈地探索和努力。

聚焦:成都“双创”生态

成都“双创”让人刮目相看           突显在未来创新中的决心

虽然身在上海,但对于成都整个创新创业生态环境,谢吉华可谓“知根知底”。在他看来,成都“双创”两个方面的表现足以让人刮目相看。

“成都本身科技创新的优势就很突出,科技资源较为聚集,辐射整个西南地区,高校科研院所集聚等都成为了成都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石。”这可以说是谢吉华对成都创新“基因”的整体评价,而更令他叹服的是成都在“双创”浪潮中的表现。“从去年‘双创’在全国铺开,成都可以说是最先‘冒头’的一批城市,创新创业的氛围在成都迅速躁动起来,让我感受到了成都在未来创新中的一种决心。”谢吉华告诉记者。

而提及成都,对谢吉华而言,不得不提及成都天府新谷这个合作伙伴。“以天府新谷为代表的成都民营孵化器‘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气魄和能力与上海相比也不遑多让。”谢吉华说道,在很多城市往往一些大型的国际交流活动,更多的是政府或者国有园区推动,而在成都,不仅政府在这方面热衷和活跃,还有以天府新谷为代表的民营孵化器也很活跃地参与其中。“这种民营孵化器在全国少有的活跃度,本身也是源于对成都‘双创’生态环境的底气和信心。”在他看来,在成都,“双创”有一个良好的氛围,就是成都积极鼓励支持民营孵化器和政府、国有园区等一起去推动整个成都“双创”的发展,一起致力于创新创业生态环境的营造。

聚焦:“双创”中的媒体力量

传媒非旁观者而是融入者           主流媒体应承担“双创”文化营造之责

“在‘双创’的时代背景下,传媒是‘双创’氛围的营造者、信息的传播者,更应该是融入者。”谢吉华说道,创新创业需要传媒给予更多的关注、支持和推广,但如果仅仅让传媒以一个局外人的角度去看待“双创”则远远不够。

在他看来,当今世界,全球经济都在向一个基于信息化、互联网的共享融合方向发展,在这样的形势下,每一个产业都不可能做到“独善其身”,传媒也一样。同时,媒体本身也面临着新旧迭代下的改革与创新,传统媒体需要与新媒体融合,新媒体也需要不断更新发展,而媒体的改革创新,就需要去融合更多科技力量,应用更多科技和信息手段。“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传媒和‘双创’应该是互动的,不仅是去关注它、传播它,更需要去发现更多的融入机会,用更多科技手段去实现媒体自身的变革。”谢吉华说道。

在《成都日报》创刊60周年之际,谢吉华也说出了对这份报纸的期望。“创新创业依然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但‘双创’文化的营造仍需多方努力,尤其需要主流媒体去推动。”在谢吉华看来,在整个“双创”文化营造上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容错机制的缺失。“创新创业不仅需要社会去做锦上添花的事情,更需要雪中送炭,毕竟在创业的大潮中,失败仍然是绝大多数人,成功仍然是金字塔的塔尖。”谢吉华希望,有更多像《成都日报》这样的主流媒体,承担起媒体责任,去引导社会形成更为包容的氛围,去更多地关注奋斗在创业一线的“基数”,而不是仅仅把镜头对准成功创业的“绝对数”。

zh_CNCN
滚动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