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中美绿色基金董事长徐林在INNO-MATCH上金句放送

“气侯变化是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严重的全球性问题,应对全球气侯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在全球气侯治理30多年的进程中,中国始终是重要的参与者和贡献者,并正在向重要的引领者转变。”

去年9月,习近平主席代表中国政府,在联合国成立75周年的峰会上,向全球宣布了中国2060的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这个目标的宣誓,代表中国政府对全球气侯变化的一个新的立场和承诺,体现了中国在应对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气侯变化挑战方面的一种责任和担当。虽然中国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只相当于美国的一半,但是中国因为是一个人口大国,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去年已经超过100亿吨,实际上占全球的比例已经接近30%。这个比例比中国的GDP产值和人口占全球的比例都要高,所以中国要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面临的压力也随之而来。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2020成为全球发展的分水岭,后疫情时代,如何建立全球新型合作关系,重构全球治理与发展?如何面对转型发展带来的课题,又如何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以应对危机和重大社会挑战,亟待全球有识之士分享洞见与智慧。

5月31日上午,在2021浦江创新论坛——全球技术转移大会开幕式上,中美绿色基金董事长徐林围绕“碳中和、碳达峰”做了主题演讲。在演讲中,徐林先生指出,气侯变暖是全人类面临的一个共同挑战,而应对气侯变暖需要共同采取的措施就是抑制二氧化碳的排放。绿色低碳转型是一个全球性的话题,应对气侯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绿色低碳技术领域的研发、成果交易、产权保护也需要广泛而深度的国际合作。

同时,徐林先生还指出,推进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综合目标,实际上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一个系统性的变革,这涉及到经济方面的产业结构的变革,能源和生产消费的变革,甚至也包括居民的日常生活方式的变革,农业和食物的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变革等等。

要进行这样的系统性变革,技术创新是主要的推动力和支撑;而发展创新,好的创新激励制度至关重要,其中包括绿色低碳技术成果的转化利用和技术交易制度和体系的建设。如此,才能加快围绕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交流、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进行的广泛、深入的国际合作。

zh_CNCN
滚动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