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沃斯随想|创新生态系统是成果转化的基石

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一场系统性变革,包含着公司、行业、国家乃至整个社会的体系变革。在这次达沃斯论坛上,我们能听到关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各种解读以及对其产生颠覆性影响的预测。对于我们来说,需要什么样的能力才能够适应和挑战第四次工业革命?作为技术转移的先锋部队,需要怎样去抓住这次的风口?

中国有着良好的成果转移转化基础。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市场,中国研发投入绝对值占到全球第二,研发人力资源占到全球第一,全球专利申请量前十的企业中有3家是中国的企业。李克强总理提出要进一步扩大有效供给,形成政府公共服务平台为社会共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提出要通过加大现阶段改革力度释放被压抑的需求,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转型发展。随着技术变革进程的加快,企业仅希望通过控制原有技术控制市场的难度将会日益增大,加快技术转移转化才是企业保持持续竞争的唯一路径。

自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成立以来,我们一直在探索与实践:如何提供更多的有效供给,如何形成公共服务平台,如何形成一种可持续的自我完善机制。“达沃斯精神”致力于打造一个全新的无边界体系,而对于我们来说,也需要运用这种精神,对现有的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体系进行重新梳理,将规则的制定、资本的提供、能力的专业化进行整合,重新构建一个创新的技术转移生态系统。

成果来源于科技研究,来源于高校和企业,一年多来,我们尝试在成果形成之初给予引导,对现有成果的有效性进行判断,将现有成果分享给更多人。在这过程中,我们不断思考:科研成果形成之初的经费支持方式是否可以结合更多的市场选择;是否能将成果的判断与判断者本身的利益相关联;对于成果转化是否能够搭建更加开放共享平台。

金融支持是成果转化的催化剂。中国整体金融环境稳定的前提下,将更多的资本转入科技创新和中小企业的发展,用于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形成新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如何将有意愿的资本和有能力的机构在成果转化阶段进行配置,需要我们去不断实践和突破。

成果转化离不开大企业的创新支持。创造性的破坏和破坏性的创造需要相应的框架和灵活的原则,从而推动技术发展。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认为:传统时代要么拥有品牌,要么打工;互联网时代,要么拥有平台,要么被平台拥有。从原来的砸产品形成质量体系,到今天开始砸组织形成开放式创新体系,构建统一的服务平台,围绕着人单合一的理念,形成自身发展的特有模式。如何构建大企业的开放式创新体系,使更多大企业从产品型向生态型转型,是东部中心正在实践和尝试的。

创新生态体系是雨林,而不是帝国。科技创新是核心,企业创新是主体,文化、制度、组织、模式创新构成整个生态。拥抱趋势,把握机遇,我们是成果转化创新生态体系的建设者,我们是无边界组织的实践者,我们是将未来带到现在的创新领军者。
                                                                                                      颜明峰 2016年6月27晚于天津

1771591087

zh_CNCN
滚动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