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创新创业的梦想

曾经在团市委工作11年,却放弃公务员待遇,只身来到杨浦打造创业中心;2001年中心成立时,他是光杆司令,只有246万启动资金,发展至今,园区面积从6000平方米到近百万平方米,资产总值更是猛增至30亿元;从中心最初服务数家企业,到如今服务1600家企业,并帮助多家公司登陆A股、一家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成为上海资产规模最大,服务功能最完善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这就是人称心里只有创新创业的谢吉华。

从小苗到大树一路扶植

在日常工作中,谢吉华不断通过头脑风暴等方式,要求员工跟着他一起创新。于是,创业中心年年都有创新项目推出。为帮助大学生创业,他通过国家科技创新基金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机构补助资金项目,设立“面向大学生技术创业的孵化服务平台”、设立国家火炬计划备选项目“上海环保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和“上海IT应用创新技术转移服务平台”……为了帮助大学生和青年创业,他不仅把创业中心定位于孵化器,还延伸服务链前端,建立了创业苗圃,对已经走出孵化阶段的企业,他则设立“加速器”,助力企业加速发展。

孙洪涛对此就深有感触。2005年他复旦大学研究生毕业后,与二位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创业。创业过程中,他做过施工、照明、工程代理……用他的话来说,饥不择食,有钱挣就行。谢吉华就当起园丁,一再帮助他分析、研究、规划,当三个创业者有了分歧,谢吉华就当“老娘舅”。最终,谢吉华带他前往上海半导体中心,确立了企业高科技主攻方向。

令孙洪涛印象最深的,是谢吉华还介入“家事”。其妻也是创业者,当初谈朋友时,岳母认为不靠谱,谢吉华就做思想工作。创业十年,他的资产急骤增加,不想干了,谢吉华告诫他发展企业的宗旨。他想拓展海外业务,谢吉华把他送进“加速器”。

孙洪涛感叹,谢吉华这个人,只要涉及创业创新,他就挺“疯狂”。

助创业者登上国际舞台

在张元刚眼里,创业中心的“联络员+辅导员+创业导师”的创业导师服务体系,不仅是上海孵化器行业首创,谢吉华更是身体力行者。

2011年,张元刚与四十多位全国各地事业有成的年轻创业者参与夏季达沃斯论坛,这是比尔·盖茨等世界商业巨子畅谈成功经验的地方,谢吉华作为导师,他启迪中国年轻创业者要以社会责任和社会意识为重。在讨论“国际安全”、“环境污染”等话题时,张元刚等创业者提出了社会责任,受到了与会者的赞赏。

不久,张元刚申请参加冬季达沃斯获准,他走上讲台,完成了《建立中国农食品质量安全的全新监管体系》倡议,一位非洲副总统冲上来拥抱他,沉重地告诉他:在非洲许多人连判断食品是否过期的基本能力都没有,需要张元刚这样的人和公司来告诉人们,什么食品是安全的……如今,张元刚已当选为物联网产业商会第一届理事会执行会长,说起自己的导师,张元刚总结,谢吉华不仅讲解剖析创业案例的成败得失,更注重社会责任的传导,使创业者在起步阶段,就明白造福人类的责任。

实现“双百”成为新梦想

2014年,“疯狂”创新的谢吉华在国家公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战略前夜,在杨浦提出“中央创新区”的构想,经过努力,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于同年11月正式落地杨浦湾谷,并成为由国家科技部和上海共同推进设立的区域技术转移平台。身兼湾谷科技园总经理的谢吉华又有了新的方向和动力。他提出“双百”目标:把创业中心的园区面积拓展到一百万平方米,资产总值增加到一百亿元。

如今,谢吉华正奔跑在实现目标的征程上。

zh_CNCN
滚动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