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简介

一、基地建设背景

2016年1月,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在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以及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指导和支持下,承接了“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与运营工作。

 

二、基地目标

基地的建设目标是在国内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国外技术转移人才发展经验:

1、培养一批具有较强理论基础与实务操作能力的高端技术转移人才,支撑、推动一批技术转移机构转型发展,促进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

2、集聚一批国内外技术转移行业专家,构建一支优秀的技术转移师资队伍,带领中国技术转移行业的发展。

3、总结吸取国内外技术转移人才发展经验,吸纳国内外优质资源,从技术转移人才招生、培养、职业化及从业支持等角度开展课程体系和人才管理体系的建设工作,形成多层次的技术转移人才发展生态体系。

4、探索、设计技术转移职业发展通道、与人保等部门保持紧密沟通,推动技术转移人才的职业化体系建设。

 

三、基地建设规划(2016-2018)

基地致力于与技术转移人才培养机构一起开展适应于中国国情的、专业化、职业化、国际化的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工作,负责研究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机构、学员、师资的管理工作,技术转移终身学习平台,以及从业支持服务平台的建设等工作。

1、人才培养研究工作

(1)技术转移人才培养TOP计划

基地将技术转移人才的培养分为三个层次,即技术转移人才培养“TOP计划”(TOP=“Tech-transfer”、“Operation”、“Professional”)。详见下表:

 

人才培养计划
培养方向
素质能力
职业方向
人才培育方式
TOP
(发掘具有巨大经济潜力的创新需求)
/
有技术背景;
有技术转移初步规划能力;
具备技术经纪从业相关理论知识,熟悉技术转移从业流程,可从事技术转移基础工作。
理论培养为主
TOP+
(人才培养与从业资源支持服务平台相结合,为企业提供高品质、全方位的技术转移服务)
需求端
有技术背景;
有较强的设计策划能力;
有较强的技术先进性与产业化潜力的分析判断能力;
有较强的商务洽谈能力;
从需求端入手,精准定位技术供给,为企业技术转移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理论与实训相结合,培养学员操作与服务能力。
供给端
从供给端入手,定向推荐至企业需求端,促进技术成果产业化。
后TOP精英
(以具有技术背景的顶尖人才为核心建立资源运营体系,促进资源流动、共享与再生)
/
较强的技术转移服务能力;
较强的项目管理与运营能力。
对技术供需分析与配对、技术转移、科技项目孵化的全链条服务进行管理与统筹把控。
通过战略型课程导入企业技术经营、开放式创新等理念,协助其进行技术转移业务资源的梳理,支持技术转移业务的开展。

 

(2)人才培养模式:理论+实训

  • 理论培养

委托专业的服务机构,围绕“TOP计划”的三个培养层次,根据学员的能力背景与基础,设计相适应的课程,开展具有国际化特色的理论课程的开发与培训工作。

  • 实训培养

委托专业的服务机构,围绕“TOP计划”的三个培养层次,以实习、实战模拟等形式,开展技术经纪业务的实务操作训练,培养具有较强实务能力的专业化、职业化、国际化技术转移人才。

2、培训工作的开展

基地将逐步筛选出一批技术转移人才培训机构,围绕“理论+实训”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TOP计划”的三个人才培养层次,以“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主办、机构承办的形式开展课程开发、招生、组织培训等工作。

3、技术转移终身学习平台的建设

嫁接上海图书馆的知识资源,整合技术转移行业相关信息、书籍等资源,搭建技术转移图书馆,在学员学习期间与结业后服务期间给予相应的信息支持,灌输学员终身学习的理念,提供自主学习的环境与条件,助推技术转移人才紧跟科技与商业发展的步伐。

4、从业支持服务平台的建设

(1)技术转移职业化探索与宣传

设计技术转移人才的职业资格认定通道与操作办法,探索融入人保部门的职业化系统。同时,探索技术转移人才的职业发展通道与宣传方案,吸引正在探索或有意向从事技术转移业务的潜在学员加入技术转移行业中来。

(2)政策支持

在科技部火炬中心及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支持和指导下,在整合汇集现有的技术转移培养、从业等方面的资源与政策进行推广覆盖的基础上,针对“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与运营研究、调研、分析、制定,形成了一整套政策体系,推进人才的培养。

(3)建设技术转移智库

邀请大型企业、科技服务机构、高校科研院所等的专家加入技术转移智库。通过建立专家导师制度,发挥专家对技术转移人才的业务指导作用。

(4)资源流动与共享

嫁接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的资源,设计一套技术转移业务各环节管理与利益分配机制,协助技术转移项目制团队的建立,推动技术转移工作的开展。同时,支持技术转移行业前沿发展相关课题研究,以及技术转移专业书籍的编制、翻译等,激活专家的行业研究能力。通过定期举办头脑风暴专题研讨会、国内外合作交流、资源对接等活动,带动技术转移资源的流动与共享。

5、基地管理体系建设

基地将在实践中建立、形成一系列管理制度与行为规范,对合作机构、学员、师资与技术转移从业资源进行生态化管理。将人才培养、服务支撑有机结合,并对数据进行合理的收集、分析,为人才培养科学发展提供决策。

zh_CNCN
滚动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