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开出科技成果转化“药方”(上)创新券:发掘科技创新的潜在需求

■记者 毛信慧

技术转移既是一项引领未来的事业,也是传统概念的延伸。技术转移以技术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离不开商品流通的三大环节:供给、需求和交易。着眼于激发三大环节的内生活力,东中心通过设计创新券,引入Databank,打造第三方平台等举措,为技术转移找到可持续发展的金钥匙。

随着科技创新进入国家顶层发展战略,天时可谓独厚。然而,技术转移中存在的种种难题,一直是困扰科技行业进步的瓶颈。技术转移市场规则不健全,资源要素不足,转化能力偏低,服务模式“不接地气”,这些都是技术转移转化的部分现状。

5月24日,由科技部火炬中心指导、上海市科委主办的国家技术转移区域中心工作推进现场会,在上海湾谷科技园举行。会上,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发起成立“中国技术转移联盟”。未来,东部中心将进一步集聚全国资源,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承载着先行先试使命的东中心,在短短一年时间里,究竟是如何破解技术转移中的一个又一个难题,实现从“0”到“1”的突破呢?日前,记者探访了东中心所在的湾谷科技园和上交会展台。

19世纪英国著名作家毛姆,在刚从事文学创作时,由于知名度不高,小说一直无人问津。一天,毛姆用仅剩的钱在各大报刊上刊登了一则征婚广告:“本人喜欢音乐和运动,是个年轻又有教养的百万富翁,希望能和毛姆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中女主角完全一样的女性结婚。”一时间,伦敦女性纷纷冲向书店买书,看看自己是不是符合应征条件。紧接着,男性读者也不甘落后,想要了解一下女友的心理世界。一时间,伦敦城洛阳纸贵,毛姆的小说销量大增,而他的作品也得到了读者的认可,成为红极一时的作家。

读者为了了解百万富翁的征婚条件而购买小说并阅读它,企业为了使用创新券而购买技术转移、科技咨询等有价服务,寻找适合企业发展的科技项目。

“如同征婚广告把小说的被动销售转变成读者对小说的主动需求,创新券正在把依靠政府推动的技术交易活动转变为企业对科技项目、技术转移服务的主动需求。”在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执行总裁颜明峰向记者介绍了上海市科技创新券的运作情况。

上海市科技创新券的首个用户不久前诞生了。这是一家生产药物中间体的上市企业。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药物研发效率低、成本透支严重、多头管理等问题。通过与上海企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约,该药企启动了“新药研发流程再造”项目。由企源为该药企设计一套新的管理体系,以优化新药研发流程,提高研发效率和风险可控性。咨询费用为20多万元,但这家药企只需支付10多万元,剩下的10万元可用创新券抵扣。签约项目完成后,企源即可凭此券兑现。

据了解,上海市科技创新券是市科委为支持、引导企业创新而试点开展的一项全新政策,通过“企业支付一部分,创新券补贴一部分”的方式鼓励企业采购专业服务,引入外部智力资源。政策的出发点是借助专业的科技中介资源,帮助企业发现、明确创新方向,梳理、调动创新资源,提升企业开放式创新能力。

“该创新券可用于技术转移、科技咨询两大领域,服务内容包括技术人才培训、技术战略规划、技术搜索、定向筛选、科技战略研究、竞争情报分析、管理咨询、工程技术咨询等8类。”颜明峰介绍,不同与以往政府补贴的做法,创新券是一种全新的支持模式,借鉴了发达国家的做法,建立额度为2800万元的资金池,委托东中心运营管理,每笔兑换无需按计划项目方式走行政流程,政府部门只做备案,提高了政策的灵活性、便捷性。

目前,东中心已建立了上海市科技中介服务平台(www.kjzjfw.com),56家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入库,向全市企业发布服务业务,16个合作项目正在走流程,有望签约并使用创新券。

颜明峰表示,为了确保创新券使用过程公正、透明、合理,东部中心会对拟签约项目进行公示,并根据项目难易程度、供需状况等邀请1-3家服务机构进行报价。随后,东部中心还将组织专家评估项目价格的合理性。项目完成后,东中心将对服务产品做标准化处理,以利于该产品的推广应用,推动上海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提升。

文章来源:杨浦时报

zh_CNCN
滚动到顶部